4月10日至12日,首届安徽省口笔译教学与研究论坛在安徽工程大学举行,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翻译科研团队成员戴拥军、蒯振华、周家春和赵萌菲四位教师应邀参加。
本次论坛由安徽省外文协会主办,安徽工程大学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安徽省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协办。会议邀请了中山大学博导王东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博导刘和平教授、中国翻译协会会刊《中国翻译》常务副主编杨平博士出席并做主题报告,来自我省31所高校相关科研院所的翻译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近130人参加。参会人员围绕口笔译理论与实践、口笔译教科研团队建设、口笔译教学与人才培养、语料库翻译与机辅翻译等多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论坛主题发言阶段,刘和平教授以近十年中国口译教育为主题,对中国口译教育进行了反思和展望,重点分析了中国口译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而明确了其现状、走势和面临的挑战,其对于口译教育存在的问题,口译研究该如何深入等问题的思考,极具前瞻性。杨平博士围绕当代中国翻译研究发展态势展开论述,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从事翻译专业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工作经历,论述了学术研究规范和学术研究创新等问题,对引领翻译研究方向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王东风教授以一篇《五四初期西诗汉译的六个误区及其对中国新诗的误导》为例,分享了其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其选题立意之新、论证之严密、治学之严谨无不令人深受启发和感染。
论坛分组讨论阶段,学院教师分赴口笔译教学组、文学翻译研究组以及应用翻译研究组,与各组专家学者互动交流,戴拥军和蒯振华分别做了《Recogn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Legal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和《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称谓语英译策略研究——以<儒林外史>中“老爷”称谓语及其英译为例》的主题发言。论坛期间,学院教师还观摩了基于语料库的机辅翻译教学演示课和口译教学演示课,参观了安徽工程大学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特色实验室。
通过参加论坛,促进了学院教师与省内同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接触和交流,对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与科研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根据团队活动安排计划,相关教师将通过教研活动和团队活动等形式将论坛信息传递给其他教师,以期推动学院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深入开展,促进良好科研氛围的形成。(撰稿:赵萌菲 周家春 审核:洪流 )